INFORMATION
新闻资讯咽炎(pharyngitis)为咽部的非特异性炎症,是各种微生物感染咽部而产生炎症的统称,可单独存在,也可与鼻炎、扁桃体炎和喉炎并存,或为某些疾病的前驱症状,以秋冬及冬春之交较常见,咽炎可分为四种:(慢性肥厚性咽炎、链球菌性咽炎、慢性单纯性咽炎、急性咽炎)。
一、慢性肥厚性咽炎
图一
常为慢性单纯性咽炎的继发病,多为上呼吸道感染所致或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刺激所致,烟酒过度、粉尘、有害气体等的刺激及喜食刺激性食物等,均可引起慢性咽炎,全身因素如贫血、消化不良、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病,肝肾疾病等也可引发此病。
(1)咽部不适、疼痛、痒或干燥感,时有灼热感、烟熏感、异物感等,刺激性咳嗽,晨起用力咳出分泌物,甚至呕心。
(2)咽黏膜增厚,暗红色,有小血管扩张,咽后壁有颗粒状淋巴滤泡增生散在突起,甚至融合成片。
(3)咽侧索增厚,两侧呈条索状向咽腔突起,咽后壁可有黏稠或黏脓性分泌物。
治疗方法:
1、微波理疗仪和超声雾化:一般来说,微波理疗慢性肥厚性咽炎2个疗程后多数痊愈,而超声雾化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2个疗程后痊愈率较低。
2、中药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可以通过口服含片来治疗如金嗓子喉宝含、华素片、咽炎片、西瓜霜含片。
3、更多方法:可以在咽后壁涂抹碘甘油,这样可以消炎杀菌,缓解咽部异物感的症状,还可以用庆大霉素局部雾化吸入治疗,或者外用激光微波消融治疗。
二、链球菌性咽炎
图二
链球菌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病,是咽黏膜、黏膜下组织及其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可散发或流行,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少年儿童易患病,而1周岁以内及50岁以上者很少发病,此病不仅咽部有急性炎症表现,且对整个机体和其他器官也有不同程度地影响。
(1)为咽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是由A组乙型链球菌感染所致,可导致远处器官的化脓性病变,亦称为急性脓毒性咽炎,起病急,初起时咽部干燥,灼热,继之咽痛,空咽时咽痛往往比进食时更加明显,严重者伴有畏寒、高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背及四肢酸痛。
(2)咽痛逐渐加剧,随炎症侵及的部位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咽侧索发炎时引起吞咽困难、疼痛,伴有耳痛,舌根淋巴组织发炎,则有剧烈的灼痛或刺痛,并向两耳放射。
(3)波及咽鼓管时则有耳闷、耳鸣及重听现象,如病变侵及喉部,则有咳嗽、声嘶、呼吸困难等症状,小儿病情重,可发生惊厥。
治疗方法:
1、中药茶疗:中药泡茶疗法是以中草药作为单方或与其他中药组成复方,平时当茶品饮,以此作为预防改善疾病、养生保健的一种治疗方法,即称为中药泡茶疗法。
2、常规治疗:在大多数病例中青霉素应用10天,可不成问题地根除链球菌感染,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头孢菌素类中的一种,对那些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过敏的人,通常选择红霉素,开始应用抗生素24-30小时,咽喉痛缓解。
3、辅助治疗:链球菌咽喉炎是一种用常规疗程即可治愈的疾病,然而许多辅助治疗可减轻咽痛的不适和相关症状。
三、慢性单纯性咽炎
图三
慢性单纯性咽炎又称慢性咽炎,较多见,病变主要在黏膜层,表现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其血管周围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也可见白细胞及浆细胞浸润,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增生,黏液腺可肥大,分泌功能亢进,黏液分泌增多,多见成年人,病程长,易复发。
(1)慢性咽炎全身症状均不明显,而以局部症状为主。
(2)各型慢性咽炎症状大致相似,且多种多样,如咽部不适感、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刺激感,还有微痛等。
(3)主要由其分泌物及肥大的淋巴滤泡刺激所致,使患者晨起时出现频繁的刺激性咳嗽,伴恶心,一般无痰或仅有颗粒状藕粉样分泌物咳出。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常用复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2%硼酸液含漱,以保持口腔、口咽的清洁,或含服喉片,可用复方碘甘油、13%硝酸银溶液或10%弱蛋白银溶液涂抹咽部,有收敛及消炎作用。
2、中医治疗:可遵中医师医嘱以不同症状用各类中药方剂进行调整,或者选用中成药丸剂、含片等治疗,常见有效中药有:金银花、甘草、薄荷、西瓜霜、麦冬、桔梗等。
3、更多方法:戒除烟酒,改善工作环境,积极治疗鼻及鼻咽慢性炎性病灶及有关全身性疾病,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四、急性咽炎
图四
急性咽炎为咽部黏膜与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咽部的淋巴组织亦常常被累及,炎症可以波及整个咽部,或者仅仅局限于鼻咽、口咽或者喉咽的一部分,此病可以为原发性,也可以继发于急性鼻窦炎或者急性扁桃体炎之后。
(1)起病较急,常与急性鼻炎同时发生,查体时可见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呈深红色,分泌物明显增多,以口咽外侧壁为著,咽腭弓黏膜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肿大,充血。
(2)初觉咽干、瘙痒、微痛、灼热感及异物感,继而有咽痛,多为灼痛,吞咽时有种疼痛可放射至耳部,上述局部症状多见于成年人,而全身症状较轻或无。
(3)幼儿及成人重症患者,可伴有较重的全身症状,如寒战、高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口渴和便秘等,甚至有恶心、呕吐。
治疗方法:
1、日常治疗:若发生发烧、畏寒、头痛等全身不适症状,应及时采用物理降温或服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防止急性并发症的发生。
2、抗感染治疗:对于全身症状严重患者,除局部疗法外,可静脉注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如青霉素、阿昔洛韦注射液等,也可做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3、中医疗法:中药汤剂、中药口服液以及针刺放血疗法。
五、日常改善与预防
图五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平时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多进行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2、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防止慢性咽炎急性发作。应注意天气的冷暖变化,在流感易发季节,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以免相互传染。
3、加强防护、避免雾霾、粉尘、有害气体及过敏性物质等的刺激。
4、中药用于泡水饮用,起到预防作用,如金银花、甘草、薄荷、胖大海、麦冬、桔梗等。
5、减轻压力,充分休息,增进肌体的自然防御能力,补充营养如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和锌。
6、消除各种致病因素,改善工作环境,积极治疗鼻及鼻咽慢性炎性病灶及有关全身性疾病。
7、改善生活及饮食习惯,戒烟戒酒,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合理用嗓,适度饮水。
8、生活中可以服用薄荷含片、银黄含片、西瓜霜含片、咽喉片、六神丸、金嗓子清音丸起到润喉的作用,从而预防烟炎。
9、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以及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
10、早晚用淡盐水漱口,漱口后不妨再喝一杯淡盐水,为咽部杀菌、清洁和湿润,改善咽部的环境,预防细菌感染。
11、注意口腔和鼻腔卫生,咽位于口、鼻后下方,与口、鼻直接相连,口腔、鼻腔、鼻窦的慢性感染常因病毒、细菌、脓液等波及咽部黏膜而导致咽炎,因此,平时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治疗牙周疾病。
12、注意饮食卫生,保证身体营养平衡,少吃过热、过冷及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如患了咽炎,应及时治疗,不应认为是小病而忽视治疗。
13、日常应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例如药物治疗后症状是否缓解或复发,是否出现上述急性并发症的症状和表现,必要时应及时就诊。
客户服务热线:
4009-667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