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ATION

新闻资讯
      _________
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症与表现
来源: | 作者:恒达百业制作 | 发布时间: 2020-10-17 | 10921 次浏览 | 分享到:


01、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下腰痛和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是因腰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组成)的退变,同时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种综合征,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脊柱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及马尾综合征等症状。


图一



02、
腰椎间盘突出常见病因


髓核的退变


   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损伤


   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长期伏案工作、劳累、处于颠簸状态工作、重体力劳动、急性外伤等。


遗传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


腰骶先天异常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和损伤。


诱发因素


   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核突出,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自身解剖弱点


   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


图二



03、
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症表现


1、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2、下肢放射痛,虽然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经痛,但临床少见,不足5%。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


3、马尾神经症状,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其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少见。


4、腰椎侧凸是一种为减轻疼痛的姿势性代偿畸形。视髓核突出的部位与神经根之间的关系不同而表现为脊柱弯向健侧或弯向患侧,如髓核突出的部位位于脊神经根内侧,因脊柱向患侧弯曲可使脊神经根的张力减低,所以腰椎弯向患侧,反之,如突出物位于脊神经根外侧,则腰椎多向健侧弯曲。


5、腰部活动受限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受限,急性期尤为明显,其中以前屈受限最明显,因为前屈位时可进一步促使髓核向后移位,并增加对受压神经根的牵拉。


6、压痛、叩痛及骶棘肌痉挛压痛及叩痛的部位基本上与病变的椎间隙相一致,80%~90%的病例呈阳性,叩痛以棘突处为明显,系叩击振动病变部所致,压痛点主要位于椎旁1cm处,可出现沿坐骨神经放射痛,约1/3患者有腰部骶棘肌痉挛。


7、神经系统表现感觉障碍视受累脊神经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现该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阳性率达80%以上。早期多表现为皮肤感觉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因受累神经根以单节单侧为多,故感觉障碍范围较小,但如果马尾神经受累(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者),则感觉障碍范围较广泛。


图三



04、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手术治疗


1、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对于腰椎间盘部分突出或脱出的情况,可通过脊柱内镜,在内镜通道下完成椎间盘突出部分的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2、单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

   适用于单纯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切除黄韧带,经椎板间隙显露和切除突出的椎间盘,该术式特点是软组织分离少,骨质切除局限,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少,准确定位和精细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3、半椎板切除术:

   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明显退行性改变,需广泛探查减压者,此术式视野清晰,易显露突出腰椎间盘,可直接切除髓核,神经根减压充分,近期疗效肯定,但生物力学研究及长期临床随访观察有发生腰椎不稳的可能,术后腰背肌锻炼是稳定的一种好方法。


4、全椎板切除术:

   适用于同一间隙双侧突出,或中央型突出粘连较紧密伴钙化不易从一侧摘除,或合并明显退行性椎管狭窄需要双侧探查及减压者,此术式由于显露充分,可充分减压,故近期疗效肯定,但有报道认为,易致腰椎不稳,或形成不规则新生骨,与硬膜囊或神经根粘连,造成发型椎管狭窄的可能。


5、锥间融合术:

   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定或因手术减压需要腰椎稳定性受影响者(如椎间小关节内聚),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各种融合器合并植骨融合,椎间融合术可恢复椎间孔,解除神经压迫症状,增加受累节段的稳定性,但仍有导致未吻合椎间隙承载力加大继发相邻椎间不稳的可能。


图四



中医治疗


1、针灸治疗:

   针灸对慢性腰痛可能有效,而对急性腰痛,其结果呈阳性但不明确,针刺疗法对于那些有较高期望的患者表现出更好的获益,可尝试使用。


2、牵引治疗:

   采用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腰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3、理疗和推拿、按摩:

   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导致病情加重,应慎重。


4、中药材调养:

   腰椎间盘突出需要服用强筋健骨,活血化瘀的药材,主要药材有怀牛膝、白芍、桂枝、灵仙、鹿衔草、木瓜、桃仁、没药、红花、断续等著名中药,重度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单单靠中药调养是无法根治的,只能起到日常的保养与养护作用,具体的药方也要根据医生当面检查指导进行调服,切勿自行搭配服用。


图五





药物治疗


1、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脊柱退变性神经根疼痛多数情况下以炎性疼痛为主,在无禁忌证情况下,首先考虑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


2、肌肉松弛药:

   伴有肌肉痉挛者,可以使用肌肉松弛类药,如:氯唑沙宗、氟吡汀、替扎尼定等。


3、脱水剂:

   考虑存在神经水肿时可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等。


4、糖皮质激素:

   无禁忌证时,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性疼痛等。


图六



日常生活管理与注意事项


1、饮食应合理安排,注意少食多餐,多吃蔬菜水果以及豆类食品,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豆制品等。


2、站姿与坐姿,脊柱不正,会造成腰椎间盘受力不均匀,是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的隐伏根源,正确的姿势应该“站如松、坐如钟”,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同一姿势不应保持太久,适当进行原地活动或腰背部活动,可以解除颈部及腰背肌肉疲劳。


3、运动应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长期使用腰围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锻炼,如“小飞燕”动作锻炼,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


4、锻炼可促进患者肌力、柔韧性及平衡能力的改善。


5、瑜伽:瑜伽训练包含特殊体位训练、呼吸技术以及精神集中训练,可缓解腰痛和改善腰部功能。


6、普拉提:普拉提技术侧重于核心的稳定训练,普拉提对疼痛的缓解优于无治疗及最小量运动。


7、太极:太极主要包括缓慢动作、呼吸技术及冥想,接受太极训练的患者疼痛的缓解和功能的改善优于常规治疗患者。


8、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9、注意腰间保暖,尽量不要受寒,白天腰部戴一个腰围(护腰带),强腰背部的保护,同时有利了腰椎病的恢复。


10、平时不要做弯腰又用力的动作(如拖地板…),急性发作期尽量卧床休息,疼痛期缓解后也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疼痛。


11、平时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


12、急性发作期尽量卧床休息,疼痛期缓解后也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疼痛可以用腰痛宁,丹鹿通督片治疗的,如果效果不很理想,可以用颈腰骨康汤辨症加减用药治疗的,用中医辨症用药治好后很少复发的。


13、所以,一旦患了腰部疼痛,在日常生活中,总的原则是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弯腰以及下蹲,如洗漱、洗衣服、拖地、扫地、干家务活等就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护腰椎,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更多内容,关注我们

PDOzD4Gg_z3WH.jpg

客户服务热线:

4009-667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