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ATION

新闻资讯
      _________
中秋佳节、家团月圆
来源: | 作者:恒达百业制作 | 发布时间: 2020-10-09 | 13223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图一


中秋的传统活动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来,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


拜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赏月,托月追思,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祭月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从古代延续至今,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颂月活动,同时也成为现代人渴望团聚、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态。


图二


    


所谓“追月”,即是过了农历八月十五,兴犹未尽,于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约亲朋好友,继续赏月,名为“追月”,据清人陈子厚《岭南杂事钞》序云:“粤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夜,集亲朋治酒肴赏月,谓之追月。”


图三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显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图四


饼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图五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图六


   

古时在广东,中秋临近时,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此外,还有很多小朋友会用水果皮扎灯笼,另外,还有木瓜灯、香蕉灯等,最简便的是“柚皮灯”,几乎家家户户的小孩都能做,扎好的灯笼除了用来“树中秋”,更有情侣提着灯笼依偎赏月。


图七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图八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图九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图十


全球各地中秋文化


广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西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西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中秋节也是越南儿童的一个节日,当晚,孩子们聆听关于阿贵的传说,去看舞狮,有的还得到父亲给他买一个用来舞狮的狮子跟朋友们一起玩耍,越南孩子在中秋夜均要提鲤鱼灯出游玩耍,还预示长大“跳龙门”之意。



日本传统的中秋节被称为十五夜,也叫中秋名月、芋名月,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由于这个时期正值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为了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日本人也会赏月,称之为“月见”,屋内会陈列赏月团子、芒草、芋等。



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对于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向来十分重视,对新加坡的华人来说,中秋佳节是联络感情,表示谢意的天赐良机,亲朋好友、商业伙伴之间相互馈赠月饼,借此表示问候与祝愿。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自古以来,团圆就是中国人最朴素的心愿,中秋节回家团圆,或至少打个电话吧。祝福的语言有千万种,但好像都比不上,月圆,人团圆。


康立民生祝愿:全球华人中秋节快乐!


▼更多内容,关注我们▼

PDOzD4Gg_z3WH.jpg

客户服务热线:

4009-6677-62